網上有人說,疫情的余波和持續(xù)影響下,職場人突然發(fā)現,比工作調整更可怕的,是優(yōu)化裁員;比加班更可怕的,是無班可加。老板們也逐漸看清楚,團隊里離不開誰,團隊里誰又可有可無。在職場,總有一種人,無論情況如何變化、環(huán)境如何復雜,面對危機都能底氣十足地“穩(wěn)如老狗”。
真正的職場能人,能抗事也敢嘗試
曾經,網上一則年輕修車師傅轉型做自媒體的帖子火了。
最初,年輕的師傅就職一家汽車維修的公司,老板比較有互聯網思維,一直在鼓勵年輕人嘗試通過互聯網的渠道,開展業(yè)務探索。
老板在一次公司會議上表達了這樣的想法,臺下的其他同事就開始默不作聲,年輕的師傅就自告奮勇接了過來。表態(tài)容易,工作難。這個新任務對年輕師傅來說,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
為了及時完成工作,年輕師傅既要處理汽車維修工作,又要維護公司的新媒體平臺。時間緊,任務重,還沒有人帶,走的彎路自不必說。
這期間也有一些同事勸他:
“老板套路你接活,又不給你加錢,你說你圖啥。”
“咱就是修車的手,哪里會寫稿子這么文藝的事啊?!?br />
“人家從上學就開始學寫稿子,還沒寫出什么名堂來,你現在開始嘗試,能有出頭之日嗎?”
……
年輕師傅一概沒聽,他相信老板的眼光,也認為寫稿是一項很好的技能,同時還覺得線下的修車工作競爭如此激烈,汽修行業(yè)水又很深,通過新媒體的渠道讓大家認識到自己、認識到公司,也是一項很好的廣告。公司提供平臺、提供給自己試錯的機會,怎么算都是賺的。
后來,通過一次次的試驗,年輕師傅的粉絲越來越多,有很多車主直接通過網上的渠道聯系到他做保養(yǎng)或維護,而他本人目前也被多家汽車自媒體平臺簽約,在行業(yè)內具有不小的影響力。
不能說師傅后來變得多成功,但有一點無可否認:能抗事的人,最后一定不會太差,因為誰還不是一點一點接觸和成長起來的呢?
人在職場,沒有誰一開始就是天才,更沒有誰一開始就能成為大神,關鍵在于他們愿不愿意填坑、敢不敢放手去嘗試。